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网赌透视 > 新闻动态 > 打脸说来就来! 美窃取中企机密风波骤起, 外交部发声: 严重关切!

打脸说来就来! 美窃取中企机密风波骤起, 外交部发声: 严重关切!

发布日期:2025-02-02 18:19    点击次数:111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空间早已成为各国角力的新战场。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争,正悄无声息地在虚拟世界中激烈上演。而这其中,中美之间的网络博弈,更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俄罗斯卫星社网站2025年1月13日报道,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出。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竟公然声称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网络被安装了中国恶意软件。他还危言耸听地表示,中国预先在美国民用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装恶意软件,能随意选择时间和地点制造混乱并造成实质损失,所提及的关键基础设施涵盖了水处理厂、交通系统、能源企业、电网、天然气管道和电信系统等重要领域。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资料图)

这一言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国际舆论场中掀起波澜。然而,美国真的有确凿证据来支撑这一指控吗?还是这只是其又一次无端的指责与抹黑?

时间回溯到2024年,美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就小动作不断。2024年上半年,美国炒作所谓“伏特台风”虚假叙事抹黑中国,声称“伏特台风”黑客组织具有中国政府支持背景,对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发动攻击。但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联合360数字安全集团调查后发现,相关指控毫无证据,病毒程序与勒索病毒网络犯罪团伙关联更明显,美方此举纯粹是栽赃陷害。

到了2024年末,美国又炮制出一个“与中国政府关联的黑客团体”——“盐台风”。2024年9月25日,《华尔街日报》在一篇“独家报道”中声称,“盐台风”在过去几个月先后入侵美国多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以获取敏感信息数据,并可能为未来发动网络攻击做准备。但随后《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却透露出这背后的“门道”。原来,“盐台风”针对的是美国联邦政府向运营商提交合法窃听请求的跟踪系统,其动机可能是为了弄清联邦调查局及其他联邦机构正在监视的对象到底是哪些人,相关黑客入侵的是“美国电信公司为联邦执法机构专门建立的私人窃听和监视系统” 。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资料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科技与网络安全研究所执行所长指出,“盐台风”事件本质是美国情报机构对包括政治人物在内的国内公民实施的大规模监听窃密活动,美国官方自始至终都拿不出“盐台风”同中国政府相联系的确凿可信证据,他们这么做就是要搅浑舆论场,转移视线,同时还能借“中国黑客”为由继续炒作所谓国家安全威胁,继续实施大规模监听,并争取更多部门利益。

就在美国不断污蔑中国的同时,中国却用事实揭露了美国的网络攻击真面目。2025年1月17日,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了《美网络攻击我国某先进材料设计研究院事件调查报告》,详细披露了美国对中国大型科技企业机构网络攻击的情况。

报告显示,早在2024年8月19日,攻击者就利用该单位电子文件系统注入漏洞,窃取管理员账号/密码信息,到8月21日便登录管理后台。紧接着,当天12时,攻击者在电子文件系统部署仅存于内存的后门程序和定制化木马程序,木马接收敏感文件,后门聚合传输数据至境外。2024年11月6日、8日和16日,攻击者又利用软件升级功能将特种木马植入276台主机,用于扫描窃取敏感文件和登录账密等信息,木马使用后即被删除。

美国中央情报局(资料图)

攻击者的行为极具针对性,多次用中国境内IP跳板登录软件升级管理服务器,入侵内网主机并全盘扫描,掌握工作内容。2024年11月6日至16日,攻击者利用3个不同跳板IP三次入侵,向主机植入带特定关键词木马,窃取了4.98GB重要商业信息和知识产权文件。从攻击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北京时间22时至次日8时(美国东部时间10时至20时),分布在周一至周五,美国节假日无攻击行为。在攻击资源上,使用5个位于德国和罗马尼亚等地的不重复跳板IP,反溯源意识强,攻击资源储备丰富。而且攻击者善于利用开源或通用工具伪装躲避溯源,重要后门和木马仅在内存运行,增加检测难度,还通过篡改客户端分发程序,利用软件客户端升级功能向主机投递木马,快速精准攻击。

面对美国的种种行径,中国外交部也及时表明了立场。2025年1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针对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某先进材料设计研究院和某智慧能源和数字信息大型高科技企业进行网络攻击一事回应称,中方注意到相关报告,报告再次曝光了美国政府对中国进行网络攻击和商业及知识产权窃密的行为,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敦促美方立即停止相关恶意活动,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网络安全和利益。同时强调,网络空间事关各国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美国应反躬自省,停止政治抹黑,以负责任态度,遵守相同的国际规则,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与安全。

美国中央情报局(资料图)

从这些事件中不难看出,美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一直采取双重标准。一方面,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屡屡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抹黑,试图将自身塑造为网络攻击的受害者,以此来转移国际社会的视线,掩盖其自身在网络空间的不轨行为。另一方面,却在暗中对中国的关键基础设施和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网络攻击和商业窃密活动,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美国之所以如此忌惮中国的网络技术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网络技术领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曾经,中国在网络战领域处于被动防御的地位,面对美欧等网络强国的技术封锁,不得不依靠自主研发艰难地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但近年来,中国的网络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华为主导的5G技术,到全球领先的量子加密,中国在网络通信领域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网络建设,基于国产技术的通信设备已部署在多个国家的核心网络中,形成了全球范围的技术影响力。这无疑让长期占据网络技术霸权地位的美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这场网络空间的较量中,美国的种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国际网络安全秩序,也损害了自身的国际形象。其不断炮制的虚假指控,让国际社会看清了其霸权主义的真面目。而中国则始终坚定地维护自身网络安全和合法权益,在遭受无端指责时,用事实和证据予以有力回击。同时,中国也积极推动全球网络空间的和平与发展,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全球网络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未来,网络空间的竞争与合作将更加复杂和激烈。美国若继续坚持其霸权主义和双重标准,只会在国际社会中愈发孤立,也将给全球网络安全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而中国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和负责任的态度,必将在全球网络空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全球网络安全和推动网络技术的健康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这场网络空间的博弈,最终的赢家必将是那些坚守正义、尊重规则、不断创新的国家。



Powered by 网赌透视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